提醒:以下感慨,非同人女可能有理解困难。
天下写得好的人真是太多太多。层层叠叠的引经论典(例如小蓝早期的千帐灯),一遍一遍煽情感怀(例如俺这种),都落了下乘,真正驾驭文字的人,举重若轻,几句话就能把人写下眼泪来。
今天没顾小蓝之前的阻拦,鬼使神差点开大风刮过的又一春结局,看完了,眼泪一阵一阵流下来。
明明是个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胡搅蛮缠的开头,明明是个我最不喜欢的NP的情不独钟,最后如此收尾。
不,不凄凉,不悲惨,甚至可以算上有情人终究携手到老,未能终老的也在奈何桥上守了十年终于得见面。然而我的眼泪啊,为什么一直流一直流。
我原不喜欢小符的,我原是迷恋衍之的,看了这结局,也不得不一叹。
想起刘三姐的老掉牙歌词,“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不说什么了,就贴了这最后一段吧,我再怎么感慨,也写不过大风看似无意的闲散两三笔。
以下节选自大风刮过《又一春》大结局 第六十五章,
奈何桥走了几趟,这趟与以往不同。光明正大寿终正寝的,当然走官道,而且各种手续都齐全。这是引我上奈何桥的两个鬼差说的。
两个鬼差与科长也是老交情,于是大家就是熟人,熟人多了好办事。看样子我走关系下辈子托个好胎应该不难。
我向鬼差打听:“刚刚同我躺在一张床上的那个人应该跟我差不多时候咽气。怎么没看见他。”鬼差说:“那人是念过佛经有佛缘的,这样的人由引魂使直接引到地藏殿去,归地藏王菩萨那一路。兄弟你这样的归我们阎王管。”
敢情还不是一路。我回头望,鬼差拍拍我肩膀:“兄弟,咽了气就是缘散了。看开些,等孟婆汤一喝谁还认得谁。若是有缘份下辈子见了,也再不认得。做人么,不就是这么回事。兄弟刚刚你说要个好胎,要个什么样的好胎?”
我向奈何桥上走,什么样的好胎,小康家庭,安稳一生,一个温柔正点的老婆,就这么多了。
科长说:“小兄弟,还是你识货,实在。这世上的人啊,钻牛角尖的多,看开的少。”
我走到奈何桥头,立了几秒,继续向前。
科长说的不对。人生若望到头,谁都是这个结果,所以这世上的人,认命的多,看开的更多。比如我便清楚上了奈何桥,谁能认得老子;几百年几千年以后,谁又认得谁?
科长说:“但是总有那么个把看不开的,战死有功勋的鬼魂,我们也不能怎么着。他不愿意投胎,由着他在桥上站了十年,他若愿意站一百年,也只能让他站。”
石栏旁的人拦住前路。我抬头望。
明珠般的双眼直定在我脸上,“马小东。”
我忽然想,这些许多年后的事情,其实根本不应该提。
酒到一半是喝酒最痛快的时候,要醉还没醉,兴致在酒也在,这一杯完了还有许多杯备着。要说故事也该断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方。
那么就断到那一回罢,当时符卿书还在京城驻守,仁王正被太后太妃逼着纳正妃,躲到我泰王府上避难,王府上的人为了侍侯他带的十来只鸡团团乱转。仁王天天同其宣说话喝茶,喝得老子心中十分不爽,一个漏风把他转手到宁王府。我在家成天价做闲散王爷做的腰酸,思索一件至关要紧的事情。泰王府上下成天价只吃不赚,总不能坐等山空。因此同衍之其宣商议生财之道。
其宣道:“官员皇亲不能私营买卖,若有犯者依率法论处。你还是老实在王府里把王爷做周正了。”兜头给了我一盆冷水。
衍之说:“更况且,买卖经营第一就是帐目。王府名下的产业地租,只要能会把帐看清,你这个王爷也算做到本份上。”
两棍子敲得我昏昏沉沉,老子犹未死心,某天晚上趁着符卿书犯迷糊时,老着脸皮同他借钱。符卿书瞌睡沉沉地把头搁在我膀子上问:“你借钱怎的?”
我说:“看能不能用做本钱翻出点利润来,补贴补贴府上开销。”
符卿书顿时抖擞起精神,反客为主,一把将我的头搁在他胳膊上,低声道:“你若没钱就来我府上住,我养着你。”一句话闷老子一个激灵,生财大计也飞到了爪洼国去。
断在此处,正好。
石桥上的人负手站着,神采飞扬,依旧是当年京城烟华中相逢一笑的模样:“你便是上了奈何桥,我还是认得出你。”
十年两个月零四天,一弹指之间。我从还魂到如今的十六七年,也只在这一望里头。
而在许多年之前,花正好月正圆。生财大计刚灭,与符卿书奉皇帝的旨同去东海沿边巡查。雇了一艘船下海一游。我在,衍之在,其宣在,符卿书也在。摆上一两壶美酒,三四个小菜。天海开阔,浩浩一色。那时候,日子也正长。过了今天,还有明天;过了今年,还有明年。过了春还有夏,过了秋还有冬,过了冬又能望见明年春到,依旧桃花满梢油菜黄。
最欢喜不过,最完满不过。(又一春 完)
而人生悲喜,也正是因为,一春完了还有一春,才完满才安宁长远吧。
E
2006.10.04
大风刮过 :又一春
友情提醒:虽文笔绝妙,仍然是BL小说,不喜慎入。
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