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

看了。
不仅不失望,反而相当满意。
我乐意去看第二遍,并且已经打算买DVD收藏。
不是说片子毫无缺点,当然我注意到了女人们丰满的胸部,和低得不能在低的束胸;以及情节上若干可以更臻完美的部分。然而在我看来,这些种种,瑕不掩瑜。
我喜欢其中漂亮繁复的细节,例如巩俐与刘烨争吵之后,愤而离开,还颇有尊严的敲门边铃待门外人开门给她。不过,宫中细处虽然处处注意;到了末尾,李曼一人不受任何阻拦的冲入宫中,未免离谱得诡异。
实际上,鲁妈的这一整段,是改编中最难自圆其说的部分;这个部分,是周家最不能适应皇室的情节。
故事里尤其让我感慨的地方,是片末一场厮杀以后,数千人迅速上前冲洗,重新堆花,重新铺毯子,只得几分钟,一切仿佛都未发生。之前的征战,鲜血,都在一片金黄下悄悄被隐匿。
烟花四起,金光灿烂,依旧歌舞升平重阳夜。
看到三人重上高台的时候,报时的数人再度结队而来,这一段巩俐吃药的戏,尤其沉重让人几近颠狂。这个吃药的细节当然借自雷雨的繁漪,然而在片中一而再再而三细节繁复的出现,意味深长,于我看来,早已超越曹禺在雷雨中,吃药的本意。
最后一幕,我本以为周杰伦会上前劝巩俐吃药。若果如此,这故事也未免让人骨头发凉。
好在没有。
老谋子的心软和心暖,从《活着》的时候,就是如此。

今天累了,不及细写感想,来日再来。

  1. 我今天也终于去看了。非常感动。突然想到,张艺谋影射的不止是掩盖真相,他所揭露的实际上是父权。
    他去看望自残后的太子,跟太子说,我知道是她勾引你的。太子那种惶愧,感动,放松,受宠若惊,充分体现了在父权阴影下成长起来的他的心理。小儿子杀死大哥,指责母亲,他是最认同的接班人。可是两个父权的体现者不能并立。周杰伦尊重父亲,却并不认同父权。所以他为母亲战斗,在父亲面前自杀。讽剌的是,父权却选择他做接班人,因为父亲毕竟是父亲,喜欢好儿子。
    这也不是他第一部揭露父权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的。甚至红高梁也是的。底层小民的父权没有上层父权那么不可侵犯,巩俐跟她父亲对骂,因为父亲为了头大骡子把她嫁给麻疯病人。可是骂归骂,父权还是无法反抗。

    火焰 at December 29, 2006 12:07 P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啊?真的吗真的吗,你这样一说我决定明天去看啦。一般来说你喜欢的我也应该喜欢,走咱自己的路,上别人说去吧。那什么,我喜欢英雄来着,你呐?

    大心 at January 3, 2007 01:47 A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