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很少看书,所以看得一本就很想尽力写点儿什么,可惜的是蒋碧微这本传记看完,除了十分想找人吐槽,实在写不出来。
这本书我早几年看到美国这边网上书店有卖,5美元一本,可以买个上册,问了蚕以后最终没有买。
前段日子看到恶人谷八卦,又想起这本书来,这次在网上搜了搜,搜了个扫描版看了。看完以后有种又high又无语的感觉。要说感想也说不出什么来,我倒不认同什么这是中国当代女性第一自传云云的说法,比较阴暗的认为是蒋碧微晚年为了justify自己一生的辩驳。看书时候常有看民国版mitbbs饭米粒头条之感,徐悲鸿大师之ws,几十年后比之最近狂揭露的各个硅谷wsn有过之无不及。真是太坍塌了。
蒋碧微传记里比较有趣的一点是,上部写她与徐悲鸿,几乎无一字不含怨恨,无论去哪旅行在哪居住,必强调彼时生活的贫穷困苦艰难徐的不关心不体贴。哦,当然还有说自己美貌的,例如什么在法国住的时候被人赞一头浓密长发啊,欧洲坐火车路遇陌生人赞她肌肤雪白比白人更甚。还说什么自己身无所长,唯有祖上传下来一身傲骨云云。
然而说到张道藩,却是无一字指责,基调相差之远,叫人惊叹。其实上部里面张就有出场,例如蒋父去世,是张道藩帮忙操持并且由他通知当时蒋的亲友。当然彼时早已经出了徐孙的事情,蒋与徐虽未离婚,也相当于离了。其实从传记上部来看,蒋居重庆期间,徐与孙无望之后,徐有若干次希望与蒋合好(跑她住处要一起住什么的,还指责蒋不跟他睡),当然也是ws行径之一。当时蒋态度都很坚决,卧具搬出,就是不与徐同室等等,想来当时她也移情张道藩,不欲跟徐虚语委蛇。奇怪的是她态度虽坚决,却并未主动提出跟徐离婚(?呃,如果能叫离婚的话),一直到徐找到廖静文第二次登报与她脱离关系,她遂开始着手赡养费事宜。
但我看来,要论ws,徐张不相伯仲,张道藩不过是占了爱写情书的便宜,蒋跟张在一起时,也过了所谓白手起家的困苦阶段,生活无忧,所以可以享受下被人关注的感情生活。这女人要自欺欺人的认为自己是张一生挚爱一生最重,简直睁眼瞎。
之所以说他们ws不光是因为男女关系的混乱,当然这是其中一方面,还有些别的,例如什么蒋碧微让徐悲鸿带孩子到上海看望父母,徐买票给自己买了二等座,孩子和佣人买三等座,这实在是。。。还有什么跟别人吃着吃着饭忽然扔下蒋就一个人回家了,然后连夜坐火车出走。为了跟孙求婚登报跟蒋脱离关系,又单方面写信给他们天狗会大哥说什么你收到这信的时候我就跟蒋没有关系了。还有看上逃难的难民的女儿,搞来做自己*私人*模特儿,还不给人父母钱,简直是免费在嫖,找上廖静文也是登报说招图书馆管理员,必须女性,亲自甄选,变相选老婆嘛。选完再登报跟蒋脱离关系。
不是说男女关系不能变心,这大概难免,尤其在文艺男中,问题是处事如此让人无语,我实在是想不出ws以外的词。
张蒋又有另外的ws,当然徐变心在前,问题是这俩也一样鬼祟。徐起码青天白日的跑了,张蒋两人偷偷摸摸,打电话写信表面做个正直样来蒙别人免得猜疑,蒋碧微给张写信有时还写两封,一封让他拿给别人看以示清白,另外夹一封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属于你给张自己看,跟她批判怨恨的徐有什么不同,简直是更上一层楼。张屡次信里说恐情书在蒋手上不稳妥,还让蒋给他寄回去,蒋显然没有照办,几十年后终成大患。还有重庆陷落时候张居然还把素珊及女儿送到蒋处让她照顾,根本就是打着一妻一妾的主意,就这样蒋还感动得泪水淋淋,我只能猜想是她在徐悲鸿身上遭遇太大挫折,以至于张道藩给点儿甜言蜜语她就栽了。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彼时文人爱给自己情人取名字,蒋碧微本名并不叫碧微,碧微此名,乃是徐悲鸿说服她私奔以后给她取的。稍后她与张道藩通情书数万字,一直用的是“雪”字,张道藩又给她取个名叫“雪芬”,还特特刻章配之。政客也有风花雪月之气。
徐悲鸿婚外恋的孙多慈,也是他给取的名,人原名孙韵君,硬是给徐悲鸿造了个有“慈”的名字来配他自己的“悲”。就不知道孙多慈后来是否沿用这种名字出外行走婚嫁他人,不然才是有趣。
倒是蒋碧微比较怪,既然恨徐悲鸿恨得牙痒,干嘛不干脆改回本名,或者干脆改叫蒋雪芬好了。
也没什么别的感想了,就这些胡言乱语吧,全当本民国八卦小传看就足够。
蒋碧微传记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