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听随写

虽然离开了湾区,然而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FM台,还是来自那儿的KDFC。
感谢伟大的互联网,我的物理位置虽然变化了,依然可以享受湾区的古典台。
三年多前离开DC的时候,DC的古典台就换频道了,这次辛苦找回来,结果发现,不知道是不是换了数字,接收奇差;就是在一望无际的高速上,也斯拉斯拉的。即使偶尔信号凑合,这个台的选歌也跟我的爱好不太符合,听不顺心。
好在我开车的时间非常非常的短,单程不到10分钟,看看水光天色也凑合了。
这次上班没有从前那么好的条件了,大窗户办公室没有,只有很小的一个鸽子间,只能戴着耳机听FM而已。
虽然跟湾区不算很倾心,湾区的古典台选歌总是特别对我的脾胃。这个台选歌不象DC古典台那么严肃,我看基本介于流行和古典之间,经常选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小曲或者干脆是电影原声:布鲁赫和哈里波特,贝多芬和指环王,时常交替出现。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不适应,我却很喜欢这种场景变换。
旋律交替之间,上一曲还是大气恢宏的贝多芬5号钢琴协奏曲,下来就忽然到了阿米丽的圆舞曲。从波澜壮阔中出来,一圈又一圈层层叠叠明媚欢快的音符就铺过来,仿佛错眼就是那个短发姑娘在楼梯上欢快奔跑。
音乐总能为我打开一扇门,门的那边,是湖光山色,是相聚分离,是喜悦哀叹,是爱恋缠绵。
有些时候,它的选歌还奇迹般的很应景。
08年1月安安去世,开车出去,正好在放拉赫曼尼诺夫的Vocalise的提琴版,听得我泪如雨下,最后不得不找个停车场下来听完。
今年初拿到offer不久,去剪头发的路上,正好放到海顿的Farewell,我一边听一边微笑;剪完头发出来,接到公司人事的电话,背景调查通过,3个礼拜内上班。
当然,也就是个心理作用;更多的时候,一支曲子只是一支曲子,动听时候欲罢不能:有时候曲未听完就已经到家,我为了不进车库,只好一圈一圈的绕草坪直到放完。
今天早上到办公室,打开浏览器连上KDFC,哗啦哗啦的从维瓦第开始的了这个春天的早上。
正分着半颗心一边听着细细碎碎的音符,忽然熟悉的旋律起来了:是Lord of the Rings, Return of the King。
仔细一想,我的天,这部电影,居然已经是2003年的了。
那也还是在DC一带的时候,一个人,一遍一遍跑电影院里看;还有一次是跟小蓝,两个人一边看一边比着背台词。
一晃就是6、7年。
我跑到IMDB网站上,迎面正是LOTR蓝光碟的广告,一点就到了它的官网。
全黑的网页上,那只熟悉的戒指在火焰中翻转。
仿佛还是几个月前,仿佛才从那迷梦样的气氛里走出来,仿佛只是不久前的寒冬夜,跟只是男同学的贵人一起开车去小镇上的电影院,第一次看Viggo的脸从黑暗的斗篷中显现,第一次看莱格拉斯的挽弓。。。。。。
怎么,就这么多年了呢。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