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闲话

想买《鬼吹灯》已经有一阵子了,先是因为小蓝回国买了几本看了觉得好推荐的。我在网上看了两三章,这故事太长,实在没法像平常看bl似的趴电脑上看,再说神神怪怪的故事,我总还是倾向看纸书。先是找当当,一听说要运三个月就打了退堂鼓,然后又在这边找了几个网站,有的贵的就跟直接把人民币直接一比一换美元似的卖,这一套这么多本,下来好几百刀,也下了不决心。最后终于找到一个网站,大约折到四比一的程度,看起来还合理,考虑到当当还要收100%书费的运费,也跟当当的价钱差不离了。那网站好在书全,类似于陈寅恪的寒柳堂集之类的书都有——虽然买了我也不见得看,放在书架上附庸风雅总是可以的。

正要下订单的时候想起这儿是湾区啊,贵妃公司附近就有个中国书店来着,于是决定缓缓再买。昨天送完贵妃便去了趟书店,果然是有《鬼吹灯》,价钱也跟那网站上一般。我把第一部四本都买了,异想天开的又问有没有张爱玲,店主指了个架子给我,然后瞄一眼说,啊,好像卖完了。

确实是卖完了,不过倒是摆了一排的亦舒,中国戏剧出版社版的。我顺手抽了一本出来看看,发现才2刀多一点儿一本,大吃一惊——这么便宜的书,不买都亏了,遂赶紧蹲下来细细挑。它这儿摆的不知道是拆了几箱以后卖剩下的,不全,有些有好几本,有些完全没有——例如我顶喜欢的《流金岁月》,《要多美丽有多美丽》以及大心喜欢的《圆舞》《喜宝》《人淡如菊》之类的都没有,著名的《玫瑰的故事》也没有。剩下的大约都是些中不溜的,不属于大部分人的“最”的。倒是有我的第一本亦舒,《朝花夕拾》——这本当然是要拿下的,这么些年,我总是记得那句“早上开的花,到傍晚就落了一地”;当年叫我哭得一塌糊涂的“宜,我永远爱你”,日子久了倒是模糊了。

看了这么多年,题目当然都是熟的,却也不能知道所有题目对应的都是什么故事。然而如《一千零一妙方》《如何说再见》《独身女人》《纵横四海》《真男人不哭泣》一类一看就记起故事,而且当年也喜欢的,当然是一看就抽出来了,还有一本《家明与玫瑰》,拿出来了翻了翻,发现是个短篇集,为了这题目也买了。还有一本中篇集《玉梨魂》,一直是我喜欢的故事,也抽了出来。例如《风信子》《生活之旅》《银女》《蝉》《如今都是错》一类的呢,虽然知道是什么故事,当年看就不甚喜欢终究还是没买,倒是有两本题目看着熟翻了翻觉得印象模糊的《心之全蚀》和《邻室的音乐》,顺手买了下来凑了十本。交钱的时候看到这么便宜,动了念头跟它们定全套的念头,然而想想老太的书我毕竟不是全部都会重看,买了也是白放着好看罢了——要命的是现在家里书柜地方奇缺——还是算了。

其实这些年虽然亦舒看得颇熟,认真说起来,她的书确实没买过几本。早是因为在学校,买了也无处可放,索性都在电脑上看。那时候的bf还找了e书时空做的一套亦舒的电子书刻了盘,至今看来是我见过的电子书里最精美的一套,封面挑得相当精致——可惜就是错字不少。后来出了国,漂洋过海能带的书不多,自然也不会想到专门去买了带。偶尔放假也是买过几本亦舒的,却始终没买到过《流金岁月》,上面说的《朝花夕拾》和《独身女人》却是买过的,应该还不止一次,至今家里应该至少各有一本。

所以买书这事儿也逗,就像贵妃来来去去只看一本《围城》,于是我们家有限的书柜空间上还给他放了两本《围城》一套《围城》的DVD还有一套《围城》的VCD;很多时候,我也是来来回回的买同一套书:在国内的家里有中文版的全套《福尔摩斯》,跟这儿就有英文全套的《福尔摩斯》;金庸倒是飘洋过海的带过来了;这亦舒的书,有限的几本,海内外的书架也都重了。

《朝花夕拾》不必说它,《独身女人》这本书,我也是看得很早。第一次看还不知道写这故事的人叫亦舒,该是在我们那儿的少儿图书馆借来的(现在想想,我们那儿的少儿图书馆居然能借到《昙花梦》和港版卫斯理,也不是不叫人感到奇怪的),看到展翘居然没有高风亮节的把钻石手镯退回去,还说,没有得到人,拿到东西也是好的,真叫一个惊呆。我印象顶深的其实是何掌珠的妈妈——你看,美女永远占便宜——以及掌珠在未见到真人之前回忆的时候,说记得自己的妈妈有一头卷得惊心动魄的长发(某人,你看,你偶像笔下妈妈是留极长卷发的)。现在看得多了,才知道老太笔下的美女其实都有这头标志性的长卷发,不过当时确实很向往了一阵。那时候有个潘婷广告,有个女模特就有一头很长很卷的头发,发卷很有弹性的在画面中上下跃动。她说“这改变并非一夜之间,但它确实发生了”,我老觉得亦老太说的那种卷发就是那样的。《独身女人》这本书里还有一个中篇,乃是大心至爱之一的《城市故事》,那个灰姑娘的桥段被她拿出来说过一千八百遍,我自然也不用废话。

回来也不及干别的,抽了《一千零一妙方》就歪在床上看。现在看老太,多多少少带了点审视的态度,看到她说唐二姐是工学院的工商管理学讲师,不禁失笑;再有说胚胎在七个星期是七厘米直径的一颗豆,还一本正经的抄了一段胚胎形成,更是忍俊不禁。看到快结尾,隽芝问老莫值得否,老莫说道,“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抚养孩子的道路既长且远,十分艰辛,值得与否,言之过早,隽芝,许多事情不能详加分析,仔细衡量,你我凡夫俗子,不如人云亦云,以后日子,想必有苦有乐,人各有志,你若觉得闲云野鹤,逍遥自在的生活比较理想,千万别生孩子。”跟隽芝一样,我也对老莫(其实是老太的)这番话肃然起敬。

晚上吃完饭在沙发上继续看《家明与玫瑰》的短篇集,我每次看老太的短篇集都很惊奇,因为每次都觉得这本似乎以前全没看过。贵妃在旁边看电视上放扯得胡天海地的《大秦帝国》,我边看《家明与玫瑰》边笑:这里面但凡有个登样的家明或者玫瑰就是物理学博士或者准博士,一式一样的冷冷的疲倦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闲时听巴哈(我给老太补充道该是小提琴的巴哈无伴奏和奏鸣曲吧),玫瑰们都是圆眼睛长发穿粗布裤子芝士衬衣,简直似同一张纸复印出来。家明自然是属于玫瑰的,正如玫瑰必须属于家明,落了单都没有好结果,遇上咪咪、含笑,安娜的家明,和遇上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玫瑰,都没有好下场——当然那个旅程里遇上明珠的家明例外,他们俩却都要去伦敦皇家学院读物理,所以还是一样的。

我一个晚上,千辛万苦找来的《鬼吹灯》放下了不看,看完这本老太看那本,临了还把《邻室的音乐》给看了,发现屈展卷这个名字原也是老太的原创——合着这么几年在网上看的言情里,像样的男主,就没有跑出老太给的范围去的。

想象了一下跟一个穿白色或者褪色蓝、左手康斯丹顿白金表右手链子,没事儿听巴哈的、(原子)物理博士生活的情形,不住一笑。

  1. 说一题外话,字小看着有点吃力:P

    Reply: 好像不止一个人抱怨了哈,我不知道怎么改,等我研究研究。

  2. 啥样的物理博士我都见过了,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圆的扁的象猪的象猴的象唐三藏的。。。
    就是没见过书里那样的。
    真有一个还要跟他过,非精神分裂不可。

    Reply: 这种人,估计还真有,只不过…弯的成面有99.9%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