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浮光掠影 - Page 2

十天九夜(2)

Day 2. 如果记忆是一盒罐头

结婚两周年纪念日的早晨就跟在两年前的那个早晨一样,阳光灿烂,天空碧蓝。我早起跑到阳台张望,隔着花园透过密密的树枝,可以在间隙种看到蔚蓝的海。我早起才看到,原来花园里种的是pikake的树,花朵各有大小,或粉或白,无数朵结成团,一团一团的开在树顶上;风一吹,一朵儿一朵儿的花就从树上飘下来落在草地上,斑斑驳驳的。
我们俩人起来以后开始定晚餐的餐厅:两年前结婚的那天下午我们就飞离了毛衣岛,看上的Kobe餐馆却只提供晚饭不提供午饭,这次总算能如愿以偿。
这一天是此行里唯一一天被定下了计划的:去看当年结婚的海滩;当然,还有此后每天都不能拉的浮潜(Snorkeling)
于是出门,路过租浮潜用具的店,进去挑了一通。贵妃需要有度数的浮潜镜,自然选择只有最佳设计的一种;我的选择就多些,从最次的全椭圆型镜面到最好的防漏水最佳设计三档不等。我跟着贵妃挑了一样级别的,连租三天,接待的小伙儿在电脑上啪啪啪啪的乱敲一气,报价八十多刀。
我们正待付钱,小伙儿开始询问居住旅馆和离开毛衣岛的日期,我一边低头摸信用卡一边回答问题,抬起头来,小伙儿在电脑上又啪啪敲几下,忽然说,“我可以给你们五折优惠,这样你们只需付四十余刀,以及,”他低头按了不知道哪个按钮,收银柜啪的弹开,他从里面掏出若干张二十刀现金刷刷的数了五张然后啪的拍在玻璃柜台上,“你们还可以拥有这一百刀。”
我跟贵妃对视一眼,心中嘀咕,“这小伙儿脑子秀逗了吗?”
可隔着柜台小伙儿依然目光炯炯的看着我们,我轻咳一声,谨慎的说,“您再说一遍,我们不太明白?”
人家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我回头看贵妃,跟我一样眼睛里头顶上都是问号,倒贴钱?这是什么日子?
小伙儿显然已经看出我们被他的气势以及拍在柜台上亮闪闪的美钞吸引住了,然后开始细述原委:原来,这是个有条件的折扣(废话),条件是我们第二天必须去参加一个销售合买度假屋(Timeshare)的演讲,演讲计时一个半小时,我们必须保证准时出席听完全程。“当然”,他补充说,“没人强迫你们购买任何东西。”
我跟贵妃听来听去也没听出陷阱在哪儿,于是决定牺牲第二天的一个半小时,拿下这五折的折扣和一百刀现金,合计大约一百四十刀的蝇头小利。
签了合约拿了浮潜用具和钱,我们便往岛的南边进发。
一路上一半时间依然开的是昨天开过的路,另外一半时间开的是两年前开过的路。海在车边飞快的后退,然而前方也依然是一片汪洋,无穷无尽。
路上贵妃说,“今天会不会在那个海滩碰上别的人在结婚?”
我笑起来,“那就太好了,我一定给要给他们照相。”
快到的时候我们开始辨认旧识,两年前吃早饭的小馆子,两年前吃完早饭闲逛的跳蚤市场,两年前住过的旅馆,最后,两年前在牧师面前誓愿和拍照的沙滩。
海还是原来的那片海,沙滩当然也是原来的那片沙滩,甚至天色依然是原来的那片蔚蓝天色,沙滩上比两年前热闹:水中沙滩边,都站了不少人;可惜,这个时刻,没有人在海滩上结婚。倒是后来回来看当时拍的照片,发现有一张照片里无意拍进了一对携手漫步的情侣。
我并不如我以为的感怀,我们甚至不曾花费时间辨认当时拍照的石头与树,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
那个时刻已经过去,所有的紧张、甜蜜、犹疑和迷茫,都随着过去的岁月统统尘封。两年以后,我们只是芸芸众生里一对普通夫妇,来看我们曾经宣誓的地方。
我们来了,看到了,也许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到我们都老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的孩子再度前来,这片海滩也依然是从前的样子:水天相接的蓝,无边无际。
难忘的不是海浪与风,不是蓝天与云,不是山石与树,永远,只是一段短短的话,我们都说过的话:
“从这一日起,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富裕贫穷,无论健康疾病,相敬相爱,直到死亡把我们分离。”
我们于是继续往南,预备去册子上介绍的传闻毛衣岛最美的大沙滩(The Big Beach)浮潜。
一路上山下坡,从破旧的kheil南路往下,景色一转,忽然从平民区进入豪华酒店区:绿树成荫,依山傍水的建着高尔夫球场。我啧啧感叹,看来清风明月沙滩海浪也不平等,一个岛也给划出上中下来。
辛辛苦苦开到了大沙滩,费了老半天劲儿停了车,拖着浮潜工具下了沙滩,心里感觉也不过如此:沙滩是大些视野是宽些,可是人也多些,最要命的是连冲洗的喷头也没有,厕所也是简易型的。不过既然来了,自然也是要下水的。我们两个换了浮潜用具便前后下去:浪不大,水还算清,鱼群倒不少,我看着一队银白色长条形的鱼结队从我眼前徐徐游过,条纹热带鱼自然更是熙攘,明黄暗黑银白彩虹色,各种绚烂的颜色统统拓印到了大小形状不同的鱼儿身上,在我眼前身边来往。
游上来我们勉强又在沙滩上晒了一会儿,看坐在旁边的几个孩子和大人纷纷把自己或对方埋在沙里,然后被埋的人奋力挣脱,十分可爱。不远处不知道谁用沙堆出一个小汽车的模样,足有两米的规模,座椅车轮甚至车轮上的轴都具体而微,我看得心里欢喜,就拿了相机去拍。拍了两三张余便有人过来搭讪,自豪的说,“这做得好吧。”我啧啧赞同,伊更加自豪,“是我的儿子和丈夫一起做的。”我更加用力的称赞,最后说说笑笑的散去。
如此又游又潜又晒的,终于还是扛不住饥饿,只好撤退。甫一进入停车场,就被长长的一串儿车跟上,慢悠悠的跟我们走了半个停车场,最后当然是第一辆车挤进了我们车停的位子。
贵妃外出喜欢一间名叫熊猫快餐的餐厅,只要见到便得进去吃他们家的捞面,屡劝不止,我只好随同。
吃完了回去,休息一会儿又在旅馆附近的Napili海滩继续浮潜。下海滩的时候天边开始飘蒙蒙的细雨,阳光却并未退去。我们抬头一看,正见到天边半轮彩虹,七色俱全,在一片阴云上浮着,像淡灰的纸上融化的颜色,十分温和。
Napili虽然小些,浪头适中,正好可以Booggie boarding,鱼也很多,因为人少,浮潜游泳都不费力气。出来还可以在回旅馆之前在户外喷头冲洗干净,自觉十分清爽。
等从水里出来一切收拾停当已是差不多晚饭时间。

Read more »

十天九夜(图片篇1)

照片拍起来是爽的,处理审查的时候是痛苦的。这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本着字不够图来凑的原则,先贴上吧。嗯,有些照片没啥艺术性,不过有故事,一起贴上,故事后叙。

Read more »

回来了

飞机上稍微整理了下照片,先拿给海报汇报,明天开始游记。

Read more »

酒香周末

周日去的是纳帕山谷,美国著名的葡萄酒酿酒山谷。田园风光自是风景如画,不过我对酒一无所知,心心念念记的还是去年去的时候品尝的一种post harvest的甜品葡萄酒,这次专程又转到那个酿酒园去买了回来。
归途中经过一个农场,万圣节将至,农场里摆的满地南瓜,还用稻草堆了碉堡和迷宫,甚是有趣;农场片还是一片灿烂的向日葵园,落日余辉中一片金黄,犹如诗画。我们在这个地方逗留少许,爬了稻草堆的碉堡,买了南瓜,钻到向日葵花丛中拍照,还就着落日,拍了不少人像。——这个偶然遇到的小农场,竟比专门从网上寻来的几个酿酒园,还要有趣得多。
良辰美景,也许并不在目的地,而在途中吧。

下面这张照片毫无特色,田园风光自然是有的,但是也未免平淡的烂大街。之所以还是拍了,乃因贵妃一句话,伊这个IT狂人,下了车四处一张望,兴奋的说,“你快来看,这里好像Windows的开机画面……”。我头一次听人这么形容蓝天绿山,便是平淡无奇的景色,也不免出奇起来;是以拍照以资纪念。

Windows Desktop

向日葵与向日葵园中的野花,虽然没有新意,也不免为当时几乎完美的光线与阴影引得频频按快门。(拍出来一看,咦,也很象Windows里面的屏保照片嘛~)
Read more »

红了番茄黄了辣椒

面对面,看光阴似箭

2007.09.27

Mature Vege

2007.08.24
vege.jpg

中秋,二OO七

给爱徒大心,以及大家。祝中秋愉快,阖家团圆。

046

044

秋分,二十九

Gifts for the 29th B-day.

出行(摄影爱好者与地理系学生手记篇,之二)

在外出行,再不能赖床。饶是我跟贵妃那么爱睡觉,前一天又累得七荤八素,第二天我们还是不到九点就起床了。B&B提供早餐,而且是丰富得出奇的自助餐,我吃了一盘又一盘,把所有的点心肉类水果都挨个吃了一遍,然后摸着滚圆的肚子出门了。
前一天晚上我们已经研究了地图,自然是从离我们这儿比较近的冰川点(Glacier Point)开始,然后下来去看看新娘的面纱瀑布(Bridal‘s Veil),最后绕道优胜美地谷(Yosemite Valley)把景点挨个看看。我们都不是登山爱好者,所以压根儿也没排什么景点登山节目,也就是打算走马观花的跟着游客们把这些在地图上标着记号的点瞄一瞄。
吃得太饱上冰川点的坏处在于容易晕车:上山的路七弯八曲,我光是看贵妃开车已经看得头昏眼花几欲呕吐,早上起得早;海拔一路不断增高,在车中耳朵都已经开始嗡嗡作响;阳光强烈,从车前窗侧窗毫不留情的照进来,更是照得我昏昏欲睡。等我们好不容易上到冰川点至高的时候,我疲倦得几乎躺下就可以睡着。好在车停了,开出门去正是一片空旷,清风拂面,又是居高临下。对着观景台正是山脊。
这是我第一次实地见到古代冰川地貌,山脊间锋芒凌厉,正对着视线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刃脊和槽谷间——清晰得让人闭上眼睛就可以想像到几百万年前冰块如何夹着洪流从高处哄然而下;居高而下看到的,便是最低处的冰床,成半圆状展开,与我们常见的扇形冲击平原形状较有差别。站在风里,与这些经历数百万年冰川侵蚀而成的地貌面对面是一件让人惊奇的事儿。这甚至与美与壮观无关,我当时想到的,是十年前我们上的地貌课以及暑假里在山西大同盆地的地貌实习。——这些年来,每次见到略微典型的地貌,我都不由自主的会想到从前,仿佛一转身就会听到指导老师给我们指点江山:玄武岩,火山浮石,河漫滩,第四纪黄土,褶皱,深切河谷(这个在北京),。。。,这些名词的真正定义因为久远不用早已被我扔到记忆不及的地方,只是它们的名字始终伴随着当时的艳阳溪流绿树岩石 ,深深烙在记忆里。甚至当时随着我们每一脚踏下去纷纷而飞的蝗虫(大同是年闹蝗灾),大同县里五毛钱一局的台球,被全班女生传阅的琼瑶小说《金盏花》,我都没有忘记。
还是说回冰川点,这是我们那一天到达的致高点,树木稀疏,岩石裸露,天蓝得几乎透明,略有微风。从这边远眺过去,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两带瀑布。我自然是捧着相机从各个角度各个高度拍了又拍,我妈拿着摄像机和我爸给她买的小傻瓜相机东拍西照;然后大家又各自或者排列组合着与景物合影。旅行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我们不能静坐着欣赏,正因为是游客,所以我们看了仍然不足,还希望把看到的留住,带回家去,连同当时的感慨与回忆,风的声音与天的蔚蓝。
如此便消磨了无数时间。
Read more »

出行(图片篇)

游记还没动笔,继续照片凑数吧。

Tree

On the road

Yosemite

Read more »

度假归来

出去度假了,下午刚回到家,还来不及处理全部的照片,随便找了几张处理了一下先放上来。
游记,和其他的照片随后附上:)

Lake Tahoe

Stars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