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贵人不在家,我抽了个晚上看了这个Moneyball。
看完有两个感想,第一,是老布帅哥在里面的原话:How can you not get romantic about baseball。第二个感想,是钱老若干年的话,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我现在觉得简直可以拿掉那个自然科学,改成,数学,是一切的基础。
————————–以下剧透以下剧透以下剧透———————-
这电影是根据同名书改编的,基本真人真事,我看之前以为是个typical的运动型电影,教练怎么历练一批不出色的队员然后一路赢上去,拥抱欢呼流泪感动,安达充漫画那种路子。
看了以后才知道蛮不是那么回事儿。
电影的运动故事性其实不那么强——起码我看来运动根本只是个外衣,球赛球员都是点到为止。
老 布扮演的是奥克兰Athletic的经理人(好像原来是球探?),少年时候同时拿到Stanford和纽约Mets的offer,他放弃上大学去打职棒, 最后却没有成功,一直是他心里的阴影。电影开始的时候他已离异,跟前妻有个14岁的女儿,女儿当然是跟着前妻,就前妻几分钟的戏来看,在他之后再婚嫁的人 很有钱,住个面向大海正面玻璃墙的山上房子。
故事以奥克兰A结束上一季联盟赛后重要队员走人开始,基本环绕老布球探找人来填充队伍展开。所谓 Moneyball,大概是说以钱买球?奥克兰A钱有限,传统上来说买不起名声响的好球员。老布开头十分潦倒,四处奔走,在一次出去买球员的时候,在别的 队见到一个耶鲁经济系毕业的小孩,此人用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来分析各个球员,从上垒率来判断该球员的实际价值,帮助老布拿低价(因为市场上显然并不怎么 看好这些球员)买到好球员放到好位置最终取得20场连胜。
这是个很数学的故事,所有棒球运动员基本都是领饭盒的,真正的主角只有老布和他的助手那个耶鲁经济系小年轻。
当然,Phil Hoffman这个人实在太难掩盖风采了,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戏也很抢眼。
说 回故事,下面Jun说棒球是很数学的运动,我确实同意,相对于其他的球类,棒球的个人自由度要低很多,除了游击手场上几乎所有人都有固定位置和管辖范围; 一直以来都有的用计速器来标记投手的球的速度,用直球下坠球等等来描述球的角度,都是十分数学的手段;再有就是棒球得分是必须通过上垒回垒完成,这中间打 手跑位守备方迅速判断怎么投球其实都是个数学判断(计算下这个打手最可能跑到哪一个垒,在他到之前把球投到那个垒上);这些都是可以模型化的(或者说比别 的球类更容易模型化的)元素。
那个耶鲁经济系小年轻一开始吸引老布的就是这个上垒率观点——据说实际上这个观点是很复杂的一个模型,电影简化了它。他根本不看这个人打什么位置,就根据一季有多高的上垒百分比来给球员打分。
电影里有一段他拿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数字,最后每个球员有个实际价值,有个目前的市场价格,当然,由于老布的资金紧缺,最后买下来的,都是这小年轻算出来的实际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球员。
从这些指数来看,就很符合这个小年轻的身份——经济学出身,当然,这也不是他的原创思想,是基于一本已经出版的书,只是当时棒球界没有人把这本书的理论当真,只有这个小年轻,以及老布,真的试图把这个理论应用在球赛里了。
说的浪漫一点,是一个用新观点新方法打破旧世界固有成规的过程。
又因为这个过程,由一个过去失败潦倒的经理人,一个大学刚毕业的新鲜人,以及一个岌岌可危人人不看好的球队完成,更具有浪漫性。
若果不是数学,这故事几乎说的就是个信仰故事。
新 信仰的实施当然总是要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Phil Hoffman扮演的球队教练,则是这些个旧势力最具象的一个代表,他不能控制老布雇什么球员,但他可以决定商场阵容,于是在赛季刚开始的时候,耶鲁小高 材生的理想并没有得到完全实施,人虽然是招回来了,但并没有按照老布的布置让他们上位置,而是按照传统方法安排了上场阵容。
不用说,赛季的开始球队输得一塌糊涂。
小布先是找Phil谈话,Phil的说法是,这个赛季输掉以后,我还要找下一份工作,而我必须要有一个解释,现在,就是我在为我下一份工作面试做的准备。
小布看谈话不行,便把Phil看好的几个人换出去,让耶鲁小年轻重新点了人买了别人进来。
小布卖掉首发的时候耶鲁小年轻自然是在场的,小布在等买卖方电话的空隙两人沉默一阵,小年轻十分慌张,对小布说道,他是个好球员,如果你卖了他,而我们最终输了,那么……
小 布抬头看他,严肃说道(我觉得这场戏特别能体现笑大下面说的,小布那种i own the audience的感觉),你有什么好怕的呢,你看,你是个社会新鲜人,目前简历上的经历已经非常impressive;而我呢,我只是个中年潦倒的球队 经理人,离了婚,有个14岁女儿,who i really want to send to college。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你只需要告诉我,do you believe in this thing or not.
(我老实说我看到这里眼眶哗啦就湿 了)
小年轻看着小布,低声道,Yes.
正在这个时候电话就进来了,小布拿起电话噼里啪啦说了一通,这就完成了球员交换。
节奏非常非常的紧凑。
紧跟着就到了跟Phil摊牌的时候,小布并没有直接跟Phil说什么,只是当着Phil和耶鲁小年轻的面,通知Phil看好的首发说,他已经被卖给xx队,让他回去收拾东西走人。
说完小布也没再多说,看了Phil一眼就出门,完全没有对白。
倒是耶鲁小年轻跟着出门的时候被Phil叫住,他问他,“Do you approve this?”
耶鲁小年轻手搭在门上,停一下,头也没回,说了一句,”one hundred percent。”然后随手关门走人。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Moneyballl这次在奥斯卡上铩羽而归,我还是蛮失望的,就我看,这耶鲁小年轻一个最佳配角是完全拿得的)
杀鸡儆猴以后,Phil当然就按照小布和耶鲁小年轻的安排开始排上场阵容,之后电影就一笔带过了奥克拉A一路赢球十几场。
所有的赢球都不过是拥抱,灯光。
然后就进行到历史性的连赢20场的第20场。
电影里穿插了不少好莱坞常用的小细节(又或者是真人真事?),老布虽然身为经理人,但从不看自己球队的比赛,据说是因为运气的缘故,他觉得他一看就会输球,所以每次到开赛他就走人,去健身房跑步,或者干脆开车离场。
这个细节在前面只是虚虚一笔,但到了第20场,小布照例开车出去的时候,在车上,小布的前妻电话来了,劝他转头回去看比赛,并且说了we are very proud of you之类之类的话。
小布挂了电话依然开了一段,最后,如观众们预料的那样,果断转头回去看比赛。
不知道现实是不是真的那么狗血,小布回到球场以后,奥克兰A一路开始输球,之前大约是9:0还是什么分数,被对方队一路追平,很快就到了第9局。
奥克兰A的人们都有些灰心丧气,电影这个时候自然也开始蒙太奇小布这个角色少年时代打球的各种输球场景,以及当时评论员所谓的,输球带来的信心影响,云云。
这个时候是奥克兰A的最后一棒上场,Phil点了之前小布买回来的一个落魄球员,好像原来是个投手的,因为受了伤不能再投,小布跟耶鲁小经济给他安排了新的打击位置。
Phil的最后这一点,大约也有点孤注一掷的想法。
当然,既然狗血,一定会狗血到底,这个人的上场,果然击出一个安打。硬棒球打在金属棒上,是非常清脆带着回音的声音,我无数次看安达充的漫画,耳朵边几乎都有这种配音。
一击以后总是静默良久——其实只是球被击出到落地的那点时间,但无论是漫画里或是电影,总是很长很长——,结局总是爆炸式的全场掌声呼啸。
所有的一切,总是需要胜利来证明。
因为传统的想法里,除了胜利,大约没有什么可以表明他们的这些努力牺牲各种斗争,确实有价值。
虽然刷新了记录,奥克兰A在那个赛季里最终还是输了比赛。
电影之后是飞快的进程,老布被老牌棒球强队波士顿红袜子队开了个天价offer,让他去当主教练。
耶鲁小年轻听到这个数字以后,跟小布说,这让你成为棒球史上,拿到最高offer的教练。
小布却说道他少年时候因为Mets放弃Stanford的事情,说之后他曾经发过誓,此生再也不为了钱做任何决定。
两个人后来又有一段对话,以一段球赛录像为比喻,耶鲁小年轻试图说服小布,何谓输赢。
然而故事收到这里,所有的结论似乎都要落在,老布会不会接受红袜子这个offer。
电 影的结束,是老布开着车,听着他女儿给他录的一首歌,窗外是奥克兰变换的风景,小姑娘的声音很动听,开始唱之前她说,let me know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and stay in California, if not, you are a very good dad。
歌的最后是一句非常Cliche我们大家都听烂,却很少真能平心静气执行的话:
Just enjoy the show.
(完)
———————
影片最后的一幕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歌很好听,推荐一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5D-xCmzpbo
当时我看的时候还算平静,这些天想起来,愈发激动,强烈推荐一下,我自己反正是打算再看一遍。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