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瓦当

起因是转来转去的,看到一个陌生人的博。
现下msn的首页更新,把我list所有好友的最新行动都显示出来,包括他们在他们的好友msn live博上发的留言。
我转到这个陌生人的博,自然是因为我的一个好友,在她的好友博上,回了一条留言。
互联网时代,好友的好友(此处好友仅指msn上的contact,并非close friend的意思),当然可以是陌生人。
我随便浏览了一下,看到这个人的日本游记,走马观花的看了看。
有一篇关西姬路古城的,说道,

路上还有些很有趣的瓦。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瓦的尽头有不同的图案。

然后附上了图。
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想摔书——如果手上是本书的话。
瓦当,俗称瓦头,是从中国周代开始就有的古建筑构件。瓦为瓦,当者底也,所谓瓦当,就是所有瓦的尽头。换句话说,就是此人,在关西,赞叹的,瓦的尽头的不同图案。
记得去年春天回国,在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里转了大半天,走得手脚酸软,腹中空空,安宝儿在车上长睡一觉,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瓦当在陕博的收藏里,占了相当的比例。从四神兽到花草动物到各种文字瓦当,在博物馆特有的灯光下,数千年的岁月从这些瓦片上扑面呼啸而来,叫我无比感慨。
不要说相对于宇宙长河山川星辰,即使相对于这些土片儿烧陶,人类的生命,已经是叫人惊叹的短暂和不值一提。
当年把这些瓦当烧制出来,又装饰于房屋之上的人,转世再转世,轮回再轮回的,只怕早已尘灰泥土不知道多少年。
只这些瓦当,因为烧着花带着字儿的,给人保存了下来,得以在明亮的灯光下,与我们这些数千年之后的后人,面面相对。
当然,咱不得不遗憾,在咱们国家,已经鲜少可以漫步于街道之上赞叹瓦当的有趣(不知道那几个旅游胜地的古城怎样?我没有去过呢);现如今,瓦当已经更多的是种收藏,而不是实用物件。
——钢筋水泥的现代,谁需要瓦当保护椽头。
我实在也不是什么古建筑大拿或者狂热爱好者,是以也写不出更多更详尽的故事与传奇。
只是,看到有人在异乡与它们过之而不识,总是有点儿悲愤的。

2009.04,陕博拍的文字瓦当的照片。

瓦当

瓦当

又,我异想天开的想,不知道有没有人写些什么穿越文,哪个工匠的魂附在他烧的瓦当上,然后穿到现代之类之类的,想起来还蛮旖旎的嘛。比玉啊什么的,不是更有意思点儿。

Leave a Comment